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回收与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随着生活质量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家中各种家用电器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升级换代,以此带来了数量庞大的旧家用电器如何经济环保的处理是个问题。为了促进旧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规范和指导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审核工作,保障基金使用安全,国家环境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审核工作指南(2019年版)》(以下称指南)的公告。指南于2019年10月1日实施,其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职责,扣减规则及拆解企业退出机制,特别是扣减规则,呈现出惩罚性扣减的态势。

废品回收体系不完善
国内正规废品回收渠道建设不完善,直接拉高了企业回收成本,降低了公司的盈利空间。
目前,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形成了以社区网点回收、小商贩回收、集散地回收、经销商回收、生产企业回收以及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回收的多种方式共存的局面,行业呈现“游击队”与“正规军”并存的双渠道回收体系。由于对电子废弃物的资源性和污染性认识不足,以及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致使居民为了获得更高的价格而直接将电子废弃物卖给小商贩。据调查统计,目前国内约有近90%的电子废弃物没有得到规范处理,而是经流动商贩、个体户回收后,直接交由小型回收企业、家庭拆解小作坊等进行简单的回收拆解处理。

拆解产物处置难度大
比较典型的是冰箱保温层材料。冰箱保温层材料是冰箱拆解后产生量较大的产物之一,平均每台冰箱约产生7kg左右保温层废弃物,保温层材料本身的特性,限制了它的处置方式,主要归宿是填埋、焚烧。
现有的政策要求将冰箱保温层材料进行压缩减容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环保处置,同时拆解企业应对下游企业的资质、环保设施等进行审核,确保不进行二次转移。
目前市场上虽有企业开始使用保温层材料制作轻质建筑材料的实践,但由于保温层材料的密度较低,运输成本较高,其业务开展受到限制。大多数企业仍选择与生活垃圾填埋厂进行合作,但是后期仍面对高昂的处置费用及垃圾厂的处置能力。

行业发展建议

优化废品回收基金制度
建议取消拆解资质量年不低于20%的限制;相关部门组织调研家电生产、拆解、存量结构,调整单品类征收及拆解补贴基金;生产企业基金与拆解补贴基金互相匹配或均衡;缩短支付周期。如此,拆解企业或以量获利,或以质获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减税降费出台税收优惠政策
建议国家层面出台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增值税实行返还或减半征收政策,或核定增值税征收税率,降低增值税负,减轻拆解企业负担。
针对废弃电器电子处理行业,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和银行融资支持,列入重点企业名录,给予地方税收优惠支持。

完善废品回收体系
规范回收网点设置。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公共机构产生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管理,探索在社区设置小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站,由具备资质的企业统一回收拆解。建议将个体回收小商贩纳入正规回收体系进行管理。
完善互联网+回收模式。互联网企业或平台应与拆解企业合作,互联网企业推出相关回收类APP,引导客户线上交易废旧家电,最后统一出售给废家电拆解企业。一方面,节约了互联网企业的物流、仓储成本,另一方面拆解企业可利用付款及时等特点,给予上游客户资金支持,同时也增加了上游客户的回收量。

鉴于废家电拆解企业的现状,弥补受制于基金补贴的短板,拆解企业应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延长拆解产品产业链,开展拆解产物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如此,行业才能尽快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