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量的快递和外卖垃圾都是如何处理的呢

如今快递发展迅猛,面对天量的快递和外卖垃圾都是如何处理的呢?电商平台、物流公司、外卖平台有没有相应的回收机制呢?
大多数企业在被问到相关问题时都选择沉默应对,毕竟回收会增加成本,在这个利益至上的行业竞争中,他们无瑕顾及是否会给环境带来影响。
但行业发展的背后,每天都有巨量的垃圾产生,早已超出城市垃圾的处理能力,“不能等到我们尝到了苦果才开始解决”。跟小天一起来看看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以及明年5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里的具体细则,如何注重源头减量,鼓励快递企业进行废纸废包装回收,同时设定多项罚则。

法国:回收系统责任分工明确
法国在1994年出台的《包装废弃物运输法》中明确规定,消费者有义务将废弃的包装物主动交给生产商或者零售商回收处理。
此外,法国还组建了废弃物回收机构,回收机构均由生产及制造厂商作为其股东,法国在此机制中另外引入了保证人,这样能够保证回收机构有完备的监督机制以及公允性。
在回收系统中,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各级之间都签订了协议书及约定书,责任分工明确,所以这些回收系统都具有很好的内部控制效果,为相关行业所产生的包装废弃物的高度回收提供了很好的保证。

荷兰:合同明确规定资源回收
荷兰包装界代表与政府签订了一份合同,该合同内容包含了荷兰市场上流通的外国产品。合同明确自1997年1月1日起65%的包装材料必须可重复使用,其中45%的包装材料必须回收,20%则要求利用焚化法去生产能源。

日本:鼓励包装再生利用
在亚洲地区,日本在包装绿色化方面的表现非常突出。日本不仅制定并实施《包装再生利用法》,还致力于回收体系的建设,鼓励在境内建立大量的回收站,消费者将包装废弃物进行分类后,日本的收运系统将分类完的包装废弃物通过定时回收、集合中转等方式,运输至专门的处理中心进行再循环、再制造处理。

美国:回收包装企业可减税
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关注绿色包装。为了提高企业回收包装的积极性,美国各州政府根据企业包装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适当免除企业相关的税收。同时,美国还在《资源保护与回收利用法》中规定,“减少包装材料的消耗量,并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国际上著名纸箱生产商利乐包、艾罗派克、唯绿包装、康美包等已经建立了纸箱理事会,以促进纸箱在美国的循环利用。目前,美国已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方面形成产业化运作,不仅改善了环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且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除了包装设计,在包装材料技术上一些美国企业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图中的酒类包装物是用秸秆制成的,强度高,便于物流运输,而且环保。

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为方便公众分类投放垃圾,避免产生概念混淆,修改后的《条例》进一步简化了垃圾分类标准,将厨余垃圾、餐厨垃圾两类整合为厨余垃圾一类,明确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基本品类。《条例》在附则中详细解释了各类垃圾的区别。
厨余垃圾,是指家庭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从事餐饮经营活动的企业和机关、部队、学校、企事业等单位集体食堂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以及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产品、畜禽内脏等。其中,废弃食用油脂是指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油水混合物。
有害垃圾,是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其他垃圾,是指除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以及难以辨识类别的生活垃圾。
此外,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废旧家具家电等体积较大的废弃物品,单独堆放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指定的地点;建筑垃圾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指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单独堆放;农村村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灰土单独投放在相应的容器或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指定的地点。 

 “因地制宜”设置垃圾桶
住宅小区和自然村应当在公共区域成组设置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两类收集容器,并至少在一处生活垃圾交投点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其他公共场所应当根据需要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类收集容器。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可以根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种类和处置利用需要,细化设置收集容器。   同时,明确北京市城管委就分类收集容器的颜色、图文标识、设置标准和地点等制定规范,并向社会公布。

  北京市禁止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袋
源头减量是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关键环节,此次修改进一步完善源头减量措施,增强制度刚性约束。修改后的《条例》规定,禁止在北京市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袋。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
  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使用超薄塑料袋的,将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目前快递行业的“电子凭证”以及外卖平台的“无需餐具”的选择功能,都取得了比较好的反馈。想更好的处理快递和解决快餐垃圾,也要吸纳国外的经验教训,让咱们的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做到“节流”,多方共同努力,为我们的环境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