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从源头做减法事半功倍的治理举措

 从源头做减法,不仅能直接缓解后续分类的压力,还将间接遏制铺张浪费之风,开源节流确实是科学有效、事半功倍的治理举措。

这样的设想并非凭空而来,不妨看张试点单位的“成绩单”。
据报道,北京会议中心多措并举,让人均垃圾产生量减少了30.6%。而显著效果的背后,其实并不是什么惊人的大动作,都是些不起眼的小改进。
比如,酒店客房不再主动提供“六小件”,单这一项,每间客房每天就能减少近一斤的垃圾产生量。
针对香皂利用率高、用量却小的特点,将重量从30克下调为20克。收集正餐蔬菜的边角料,简单再加工就能变成开胃小菜……
这些细微之举如此行之有效,垃圾减量的空间之大可见一斑。我们来了解一下垃圾管理的4R原则。

R原则
4R是从3R演变而来的。固体废物即垃圾的管理需要遵循3R的原则:Reduce(减量)、Reuse(复用)、Recycle(再生)。随着技术进步,又增加了Replace(能源回收利用)成了4R。
1、Reduce(减少使用)
买东西先想想: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垃圾产量自减少

是否真需要
是否真会多次使用
是否能物尽其用
做饭不要做太多,
吃剩食物加热再吃
不要随便倒进垃圾桶
购买商品选购绿色包装商品
拒绝过度包装商品

2、Reuse(废物利用)
东西变废物前先想想:
是否还有利用价值
纸张写两面
塑料袋多次使用
简单操作让废物变身常用定制用品,甚至工艺品(可以参照我们前几篇的废物利用小妙招)
捐赠或转让教科书、玩具、电器、家具、衣物等等
抛弃前请三思

3、Recycle(循环再用)
可回收垃圾的再生,正确投放是关键。
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家庭单独设一个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

4、Replace(替代使用)
选择对环境有利多次使用的产品:
利用布袋购物代替塑料袋、
充电电池代替一次性电池、
自备餐盒代替发泡塑料饭盒等
用可以反复使用的物品尽量代替用完即弃收物品

宜都友宏废品回收提醒: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把可以利用的物件再利用起来,从我们开始做起吧!